荷兰风车,最大的有好几层楼高,风翼长达20米。有的风车,由整块大柞木做成。十八世纪末,荷兰全国的风车约有一万二千架。 Published on:2021-09-18 08:17:38 Visited:281
不锈钢彩绘风车公园景观雕塑
不锈钢彩绘风车公园景观雕塑
因为地势低洼,荷兰总是面对海潮的侵蚀,生存的本能给了荷兰人以动力,他们筑坝围堤,向海争地,创造了高达9米的抽水风车,营造生息的家园。1229年,荷兰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座为人类提供动力的风车。漫长的时期,人们采用原始的方法加工辗磨谷物,最初是手工体力操作,以后是马拉踏车和以水力推动的水车,之后才是借风力运转的风车。因为荷兰平坦、多风,因而风车很快便得到普及。需求的迅速增加,又带动了风车技术的改造。风车的用途也不再局限于辗磨谷物,而是发展为加工大麦,把原木锯成桁条和木板,制造纸张,还从各种油料作物如亚麻籽、油菜籽中榨油,还把香料磨碎制成芥末。尽管用途多多,人们还是更愿意记住从前欧洲流传的这句话:"上帝创造了人,荷兰风车创造了陆地。"的确,如果没有这些高高耸立的抽水风车,荷兰无法从大海中取得近乎国土三分之一的土地,也就没有后来的奶酪和郁金香的芳香。
有一种风景,静静地竖立在地平线上,远远望见,仿佛童话世界一般,那一刻便注定你不能忘记,不能忘记它底衬的国度:这就是风车,荷兰的风车。
虽然荷兰已是一个现代化的国家,令人惊奇的是它并未失去它的古老传统,象征荷兰民族文化的风车,仍然忠实地在荷兰的各个角落运转。在这个"风车之国",数百年前的全盛时期,风车有近万个,但是其它动力机械的问世,如蒸汽机、内燃机和电动机,把这些风车都给淘汰了,如今还剩下近千个。荷兰人感念风车是他们发展的"功臣",因而确定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风车日",这一天全国的风车一齐转动,举国欢庆。因为风车已不多见,因此荷兰人也得同世界各地蜂拥而至的游客一样,要到风车村保护区或风车博物馆去参观才能一饱眼福。
从传统材料到现代材料随着现代艺术运动的不断发展,雕塑也进入了一个更加无拘无束的时代。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为雕塑的材料应用开拓了新的领域,大量的金属加工手段被运用。当代雕塑中有五分之四以上的作品是以金属为材料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是偶然的,人类的文明进程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金属材料加工手段的进步,这使得金属具有极大的优越性——能够切割、焊接、铸造、锻打,也可以打磨、抛光以及上锈,能够将铜、铁、钢等各种材料的性能和材质的美感得到充分的发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作为现代工业文明重要观念载体的金属现成品逐渐成为不锈钢雕塑的材料,这种特别的金属材料已经不仅仅是雕塑家艺术创作的媒介,而成为艺术家观念的载体,反映了人的精神属性,赋予不锈钢雕塑以更大的塑造魅力,体现当今时代的精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