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者和杰出的民族英雄,他在了解世界,研究西方方面带了头,成为中国近代传播西方文化,促进西学东渐的带头人。 Published on:2021-09-18 14:42:18 Visited:343
禁烟英雄林则徐铜雕 (1)
禁烟英雄林则徐铜雕
林则徐不仅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同时还是一位出色的治水专家,在其仕宦生涯中,十分重视并努力举办水利事业,兴修浙江、上海的海塘、太湖流域各主要河流等水利工程,治理运河、黄河、长江。林则徐治水注重深入实际,事必躬亲,同时还重视赈灾济贫,这些都是其“重民思想”的反映。林则徐曾著《北直水利书》。《北直水利书》除经济之外,亦有治水方略,后来林则徐的学生冯桂芬将《北直水利书》改编成《畿辅水利议》。
道光十一年十一月廿二(1831年12月25日),林则徐擢升东河河道总督。到任后,林则徐立即补修治水方面的知识,验催河工,保持质量,处分办事不力之官员,下令检验河堤料垛,他向道光帝呈上的奏折中表示:“周历履勘,总于每垛夹档之中,逐一穿行,量其高宽丈尺,相其新旧虚实,有松即抽,有疑即拆,按垛以计束,按束以称斤,无一垛不量,亦无一厅不拆。”
林则徐做事如此认真,令贪官无可作假,桃汛来时,两岸安然无恙,道光帝多次称赞。当林则徐的对治水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日丰,诗人张际亮向林则徐提议将黄河河道改道北流,从山东利津入海。林则徐也有同感,但民意和官员都反对此治河方略,加上林则徐不能独揽全局,张际亮之提议遭否决。直到林则徐逝世前不久,还表示张际亮的治河方略是对的。林则徐逝世后,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改道,循大清河至利津入海。
人物雕塑是以古今中外的各种人物为造型的雕塑艺术,指用各种可塑材料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人物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