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是不分的,即文学和音乐是紧密相联系的。现存最早的汉语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诗篇当时都是配有曲调,为人民大众口头传唱的。 Published on:2022-06-21 10:15:07 Visited:134
抽象人物演奏音乐庭院铜雕
抽象人物演奏音乐庭院铜雕
中国古代对音乐家比较轻视,不像对待画家,因为中国画和书法联系紧密,画家属于文人士大夫阶层,在宋朝时甚至可以"以画考官"(其实也是因为宋徽宗个人对绘画的极度爱好)。乐手地位较低,只是供贵族娱乐的"伶人"。唐朝时著名歌手李龟年也没有什么政治地位,人们知道他常出唐诗中,受人赞扬。中国古代的"士大夫"阶层认为,一个有修养的人应该精通"琴棋书画",所谓的"琴"就是流传的古琴。不过古琴只限于士大夫独自欣赏,不能对公众演出。古琴音量较小,也是地位较高的乐器。总结:中国古代的音乐理论发展较慢,在"正史"中地位不高,没有能留下更多的书面资料。但音乐和文学一样,是古代知识分子阶层的必修课,在古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无疑有着重要地位;民间则更是充满了多彩的旋律。
铜雕对一个城市文化传承的作用意义巨大,当然,铜雕的内容以及所具备的意义也是使用者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铜雕充当着一座城市文化传承的排头兵,在教育警示市民的同时,让城市以一个更加优秀的姿态去迎接未来。城市景观铜雕一般占地面积较大,且形状多为不规则的,这种艺术存在形态极富流动感,与建筑相互辉映,体现出和谐统一的概念,并美化城市形象和提高建筑美感,体现出独特的地域特色和人文关怀。城市景观铜雕有助于建筑结构的柔化,并利用铜雕的主题表达,表现建筑的设计理念和功能,并将单一的建筑结构丰富化,通过铜雕的艺术性手法和外观来扩展建筑的封闭性,使建筑与周围环境相辅相成。大部分的欧美国家善用铜雕来刻画城市形象,突出地域特点,展现历史风貌,甚至通过城市景观铜雕来缅怀艺术大家或者学者等伟人,以此来展现城市文化与生活的完美结合,当地也能够通过这些铜雕来宣传城市,当地居民也可以通过城市景观铜雕来教育后代。
近年来,在铜雕领域,虽然也出现了不少内涵、有深度、制作手法独特、艺术欣赏价值较高的作品。可是,能够引领时尚潮流的艺术大师却很难出现,这就需要艺术家们进行深刻的反思,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创造出更多优秀的作品,将我国的铜雕艺术带向世界的舞台。城市铜雕在形式上有圆雕、浮雕,或独立一处,或附属于建筑物,或置于大庭广众之中,或隐于林荫小路之上。在材料上有石雕、水泥、铜雕及其他金属材料。城市铜雕一般都形体高大,气势恢宏,具有纪念意义。形体较小者。前者多建在广场、车站、政府机关等重要的公共场所,后者多散置于公园、公共绿地、林荫道等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