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和文化活动,其媒介是按时组织的、有规律的声波(机械波的一种)。它的基本要素包括强弱、调性、时长、音色等。 Published on:2022-06-23 11:24:47 Visited:99
抽象音乐人物景观铜雕
抽象音乐人物景观铜雕
音乐是用各种各样的乐器和声乐技术演奏, 分为器乐、声乐(例如不带乐器伴奏的歌曲)以及将唱歌和乐器结合在一起的作品。在最一般的形式中,将音乐描述为一种艺术形式或文化活动,包括音乐作品的创作(歌曲、曲调、交响曲等),表演,对音乐的评价,对音乐历史的研究以及音乐教学。古希腊和印度哲学家将音乐定义为水平排列为旋律而垂直排列为和声的音调。诸如"各个领域的和谐 "和"这就是音乐在我耳边"之类的俗语指出了这样一种观念,即音乐通常是有序且听起来很愉快的。但是20世纪的作曲家约翰·凯奇(John Cage)以为任何声音都可以是音乐,例如说:"没有噪音,只有声音。"音乐的创作、表现、意义甚至定义都根据文化和社会背景而有所不同。确实,在整个历史中,一些新的音乐形式或风格都被批评为"非音乐",包括1825年贝多芬的大赋格, 1900年代初的早期爵士乐和1980年代的硬核朋克。
人类社会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音乐,已经无法考察。但是早在人类还没有产生语言时,就已经知道利用声音的强弱等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感情。随着人类劳动的发展,逐渐产生了统一劳动节奏的号子和相互间传递信息的呼喊,这便是最原始的音乐雏形:当人们庆贺收获和分享劳动成果时,往往敲打石器、木器以表达喜悦、欢乐之情。
古代音、乐有别。《礼记·乐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动,故形於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后称"音乐",指用有组织的乐音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三国·吴志·周瑜传》:" 瑜少精意於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 瑜必知之,知之必顾"。《前汉书平话》卷下:"帝至棘门 ,左翼将徐迈以音乐迎之,送帝至霸陵桥上"。 温承训 《动人的音乐》诗:"真的,音乐是人们感情的语言"。
城市景观铜雕的阐释开放性与功能适应性,景观铜雕也是属于城市流行文化当中的主要因素之一,也一定程度上还会成为推动城市发展潮流的标志,城市景观铜雕应该具备一定的魅力,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开放性,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由于人为对于文化认识的变化对于城市景观铜雕也产生了不同的寓意,每一件城市景观铜雕也在某种意义上属于城市的一种特殊符号,是能够独自存在的,同时在能够在不同的空间范围之内创造出不同的放置形式,终由于环境的因素而产生不一样的视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