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儒家必谈孔孟。其实,孟子也是一位大易学家。关于这一点,清儒杭辛斋早有揭示。杭氏认为:谈易不在于口言乾坤坎离,而在于心法天道德义。 Published on:2022-07-12 10:31:00 Visited:145
先师孔子景区景观铜雕
先师孔子景区景观铜雕
以易经为代表的优秀中华文化,有着多次西进的经历:西汉有之,中西的丝绸贸易几乎掏空了古罗马的国家财政,大汉民族因此得名;唐朝通过阿拉伯人有之,阿拉伯人借之发明了“回回炮”;宋朝有之,china(瓷器)因此得名。据美国著名史学家顾立雅考证:我国一些先进思想和管理制度通过阿拉伯人传到了西西里的罗杰二世朝廷和英格兰的亨利二世朝廷,为西方文艺复兴运动送去了人道主义思想精髓(傅斯年先生曾指出:“春秋时期,人道主义固以发达”);大元帝国有之;最深刻的交流在于十七、十八世纪。传教士捆绑式地把中华文化翻译给西方,法国的思想家们从中发现了观念论和无神论;德国的思想家从中发现了唯物辩证法,大数学家、哲学家莱布尼茨还受邵雍先天卦位图启发“发明了”二进制,进而为近代数码科技奠了基。《童子问易》指出:是封建的孔子启蒙了近代资本主义的欧洲!儒家的德道思想是普世的。
我们重新诠释儒家思想体系的目的,并不在于向世界邀功,我们只是为我们对世界做出的贡献正名。我们既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贵中贱西。《易传》讲“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建设太和世界不是靠武力,而是文化。当今世界秩序正在重建,而最终较量的还是文化。我们要革故鼎新,适时之变,兼容并蓄,努力创造适应时代发展的新文化。
城市景观铜雕属于公共艺术当中的关键内容,不过城市景观铜雕不单纯是一个景观,随着人们对于环境需求的不断提高,城市景观铜雕在环境关系的公共性方面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文化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城市景观铜雕在文化方面的要求也一天天地在提高,城市景观铜雕已经不仅仅是城市空间当中一个没有任何意义的景观,也不是一个单纯的装饰元素,其是具备一定的人文特点,文化特征和城市共同发展,共同生存的一个标志。中国的城市铜雕存在的问题不仅仅是城市规划与铜雕设计的问题,它还有诸多铜雕观念、创作水准和铜雕维护等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