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的医术非常高超,但有些病他也不能医治。俗话说,"大兵之后,必有灾年"。东汉末年,战乱频繁,不断的战争导致瘟疫流行。 Published on:2022-07-20 10:37:15 Visited:158
名医张仲景胸像户外铜雕
名医张仲景胸像户外铜雕
张仲景对这些人非常气愤,痛加斥责,他决心要控制瘟疫的流行,根治伤寒病。从此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刻苦研读《素问》、《灵枢》、《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古代医书,继承《内经》等古典医籍的基本理论,广泛借鉴其他医家的治疗方法,结合个人临床诊断经验,研究治疗伤寒杂病的方法,并于建安十年(公元205年)开始着手撰写《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是一个当时主流社会的异类,在仲景《伤寒论》的序中,听到了他那愤世嫉俗的悲叹。他撰写了《伤寒杂病论》,被后世一致奉为经典著作。但在当时可能是名声不彰,因此正史中没有他的地位。
仲景撰写《伤寒论》的时候,参照了《汤液经法》等等前经方典籍。《伤寒论原序》有"撰用"二字,不过,经扬绍伊先生、钱超尘先生和李茂茹先生等考证证实"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二十三个字为王叔和加入。进一步证实了《伤寒论》主要内容来自《汤液经法》。
张仲景也在阴阳学说的背景下移植和整理了方证辨证诊治方法。仲景将蛮荒年代野性思维的结晶与当时最有力的思想武器--阴阳学说结合在一起。同时,他清醒地意识到方证辨证,这种另类思维的珍贵性。所以在整理过程中尽量保存了《汤液经法》中方证的原貌。
一个有特色的景点一定离不开铜雕的点缀,甚至在一些知名的大城市里,铜雕等艺术品起着重中之重的作用,于是铜雕厂与旅游行业联系了起来,他们决定共同打造一片人们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的“新大陆”!铜雕是文化建设的一部分,能很好的展现出这个城市的特色文化,如果把城市比作一条龙,那么城市铜雕就是龙的眼睛,起到“画龙点睛”作用!人物铜雕、城市铜雕等艺术品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城市的文化底蕴发展起着很关键的一小部分。旅游经济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产业,可以说是国家非常提倡的一个产业,以城市建设为依托,把城市铜雕建设也发展起来,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的美丽和丰富。在城市中的某些合适的角落放上一个铜雕,那显得更加的有品味,也是提升城市品味的一个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