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航员,或称航天员,全称宇宙航天员,则指以太空飞行为职业或进行过太空飞行的人。确定太空飞行的标准则没有完全统一。 Published on:2022-08-18 16:18:38 Visited:128
宇航员抽象人物不锈钢雕塑
宇航员抽象人物不锈钢雕塑
在美国,以旅行高度超过海拔80公里(50英里)的人被称为宇航员(astronaut)。国际航空联合会(FAI)定义的宇宙飞行则需超过100公里。到2004年4月18日为止,按照美国的定义共计440人,在太空里度过了一共27,082个全体乘员天(crew-day,美国的定义),在太空中散步共享了98个全体乘员天。在国际航空联合会的定义下,只有434人符合资格。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来自至少32个国家。在香港及东南亚,航天员亦称太空人。截至2013年,全世界仅有前苏联/俄罗斯、美国、中国三个国家拥有发射载人航天任务的能力。其他国家的宇航员都需要与以上三国合作来完成载人航天任务。自1961年人类首次飞天以来,共有来自38个国家的宇航员先后飞天。
约定俗成的,被俄罗斯航空及航天局雇佣的宇航员 或前苏联的宇航员都被称为"космонавт",其英文版本为Cosmonaut。"космонавт"来自希腊语单词"kosmos"(代表"全宇宙")和"nautes"(代表"船员")。事实上,"cosmonaut"和"astronaut"意义相同,选择所使用词语的原则常常是政治因素。1995年3月14日,宇航员诺曼·萨伽德成为首位乘坐俄罗斯发射的航天器上太空的美国人,可以认为在此过程中,他成为首位美国"cosmonaut"。
据称,马来西亚的赵里昱(Chiew Lee Yih)在1998年3月创造了"Taikonaut"(太空人)一英文词,并首先在某个网络科技论坛里使用。差不多同时,陈蓝(Chen Lan,音)在其"Go Taikonaut"的网页里使用它。这个词普遍被西方媒体用来称呼中国的太空人。"Taikonaut"由"太空"的汉语拼音"taikōng"和"船员"的英文缩写"naut"(或"航行者"的希腊文"naus","宇航员"的英文"Astronaut"删节组成。但在中国官方所发布的稿件中,多半坚持使用更带技术性的名词"航天员"(astronaut),意思为"太空航行者"。
抽象形体是指在艺术雕塑的造型中,以抽象的形态和实体进行表现,它不以真实具体的再现自然事物为目的,而是通过线条、色彩块面形体构图来传达各种情绪激发人们的想象,启迪人们的思想思维,旨在表现事物的本质和精神,注重人的主观意念表现。在城市雕塑以及园林雕塑等较为常见。抽象表现是对美的一种尝试,是对艺术的一种补充。抽象形体分为两类:一类是从自然对象出发对其进行提炼,概括抽取其富有表现特征的最典型,最本质的因素形成简单的概括的因素,及其概括的形象,并赋予精神内涵。这类表现具有生动、模糊、奔放的自由风格等感性特点。另一类是不以自然对象为参照。而是以几何形式作为基本语言来创造构成空间实体。这类表现具有清晰、明确、严谨、拘泥的集合风格特点,侧重于表现理念。有着极强的理性思考因素,强调的是空间与形体的构成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