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少云(1926年~1952年10月12日),男,汉族, 中共党员, 出生于重庆市铜梁区少云镇(原四川铜梁县关溅乡 )玉屏村邱家沟,革命烈士。 Published on:2022-10-09 14:36:40 Visited:205
邱少云人物胸像铜雕
邱少云人物胸像铜雕
邱少云9岁丧父、11岁丧母、13岁被国民党军队抓去当兵。194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为第15军第29师第87团第9连战士。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2年10月12日因美军燃烧弹发落在邱少云潜伏点附近,火势蔓延全身,为避免暴露,放弃自救壮烈牺牲,年仅26岁。1952年11月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决定为邱少云追记特等功 ,1953年6月,他获得"一级英雄"称号 ,1953年8月30日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53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于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 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邱少云,1926年出生于铜梁县少云镇(原关建乡)一个贫苦贫农家庭。幼年失去双亲,孤苦无依。靠帮人推船为生的父亲就被船老板砍死在船上,不久母亲因贫病交加死在床头。14岁时他就开始了雇工生活,跟兄弟靠帮地主推磨,甚至讨饭度日,受尽了欺凌和白眼。在他幼小的心灵,深深埋下仇恨的种子。解放前夕,刚长成人的邱少云,被伪乡长抓壮丁,卖进国民党军队,饱受了挨打骂的辛酸。后被川军刘义的18团抓去当了兵。
城市铜雕的功用在我国主要强调体会前辈们的思想、发扬传统的文化、提倡文明、加强思想的升华、修生养性、对于美的感悟。有关城市铜雕对城市的建设的意义和功能,有以下方面。城市发展的需要人类城市的出现与发展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铜雕可以讲述一个民族的发展历史,凝聚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和传统,代表着各个历史时期的精神面貌,反应人们无限的追求与执着信仰,展现价值观念及审美情趣。城市铜雕的建设,是一个城市文明与精神文明最直观的表现。城市铜雕既可以是一个国家文化的标志和象征,又可作为该民族文化积累的产物。铜雕述说着民族发展的历史,凝聚着民族的精神和传统,代表着每一历史时期的精神面貌,反映着自古至今,人们的无限追求与执着信仰,展现价值观念及审美情趣。城市铜雕,城市建筑等,都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最直观、最集中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