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到:"鹿之一身皆益人,或煮或蒸或脯,同酒食之良。大抵鹿乃仙兽,纯阳多寿之物,能通督脉,又食良草,故其肉、角有益无损" 。 Published on:2022-10-12 14:29:02 Visited:182
镂空鹿庭院不锈钢雕塑
镂空鹿庭院不锈钢雕塑
从上个世纪70年代到本世纪初,这二三十年间,麋鹿的遭遇是悲惨的。作为当时世界上唯一种群的北京南苑的南海子种群,连遭打击与浩劫。1894年永定河决口,洪水冲破了猎苑的围墙,逃出来的麋鹿和其他动物,被灾民吃去不少。接着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猎苑里的兽群全部被杀光。据说还剩下一对,养在一处王府里,以后转送"万牲园(现北京动物园)",也死掉了。至此,中国特产动物四不象,在国内完全灭绝。这时欧洲各家动物园里还剩下18只麋鹿。英国有一位贝福特公爵,素爱豢养动物,他花大价钱,把这18只全部买回,养在他的庄园里。麋鹿在里面繁殖顺利。结果,本来是中国的特产动物,中国却一只也没有了,中国人想要看它一眼,却不得不到国外去看。可见即使是一种动物,它的命运也是同祖国的兴衰荣辱息息相关的。
城市景观雕塑以植物为背景,通过植物的陪衬不断在视觉上产生许多新的感觉,而且对提示雕塑内容也会相得益彰。如高大乔木树叶强大的遮荫性,反映雕塑的细致和温柔,适合于大理石、花岗石类雕塑。低矮的灌木丛植物形成的天然绿墙背景,清晰和明确雕塑轮廓,使人的视觉更多注视雕塑的造型。攀缘植物丰富雕塑形象或弥补雕塑处理中的某些缺陷,更好地与大自然融合。
随着中国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文物质的再度膨胀,具有精神愉悦的城市生活与完善优美的城市环境景观,已成为城市中的人们对城市生活品质的一种评价标准。在城市公共环境当中,城市雕塑作为一种重要的公共艺术形式介入到城市空间,就不再是作为独立的对象存在,而更多的被赋予了心理性、社会性、文化性的象征意义,它需要与与周围环境相互依赖、协调发展,实现人与城市环境之间情感的沟通,这就是城市雕塑的情境性。城市雕塑在提高城市生态环境品质、传达大众情感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展现城市整体风貌,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创造潜在经济价值等方面,也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因此如何在公众一雕塑一环境的情境关系中建构审美文化场景,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