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是指多民族国家中除主体民族以外的民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除主体民族汉族以外的其余55个法定民族均是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49%)。 Published on:2021-08-09 15:19:32 Visited:264
少数民族人物舞蹈铜雕 (1)
少数民族人物舞蹈铜雕 (2)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历代政府(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建立的中央政权)虽都有一套关于民族事务的政策和制度,但民族间却无平等可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制定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方针和政策,即民族平等政策、民族团结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政策。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意愿,中国政府采取不同方法,先后在少数民族地区逐步实行民主改革,并在20世纪50年代末完成。这场改革,废除了领主、贵族、头人等特权者的一切特权,消灭了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旧制度,使千百万少数民族群众翻身解放,获得人身自由,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建国六十多年来,中国各民族结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曾经长期被压迫、遭歧视的少数民族真正变成了国家的主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些新中国成立前社会形态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奴隶制度或封建农奴制度下的少数民族,在短短的几十年里跨越了数百年乃至数千年的历史鸿沟,跨入了现代社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政府结合中国实际情况采取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1947年5月,中国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相当于省一级的民族自治地区──内蒙古自治区。
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支撑着整个名族文化的发展,也支撑着整个城市文化的发展,我们通过不同的铜雕塑传承着不同特色的民族精神文化,把民族精神文化传承下去。城市铜雕塑是表现城市精神文化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城市铜雕塑能体现一个城市的文化。雕塑更是一个城市精神文化的标志,谱写了这个城市的发展历程,让城市雕塑精神与城市发展相互结合,更加能体现出城市发展的核心文化,雕塑让整个城市的文化和风景相互结合,赋予风景有特色的文化性,这是艺术的凝练,让更多的雕塑在城市中以不同的形式与场景相互结合,谱写出不同特色的城市文化。当我们走在城市中去欣赏城市文化的时候,这个时候雕塑更具有美感,更是形、美、场景三者结合富有特色的文化,对于城市雕塑发展而言是文化的传播,也是文化发展的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