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是用文字、图画和其他符号,在一定材料上记录各种知识,清楚地表达思想,并且制装成卷册的著作物,为传播各种知识和思想,积累人类文化的重要工具。 Published on:2021-08-14 11:23:21 Visited:369
校园读书 (2)
校园读书 (3)
书籍的历史和文字、语言、文学、艺术、技术和科学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它最早可追溯于石、木、陶器、青铜、棕榈树叶、骨、白桦树皮等物上的铭刻。将纸莎草用于写字,对书籍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约在公元前30世纪,埃及纸草书卷的出现,是最早的埃及书籍雏形。纸草书卷比苏美尔、巴比伦、亚述和赫梯人的泥版书更接近于现代书籍的概念。
中国最早的正式书籍,是约在公元前 8世纪前后出现的简策。西晋杜预在《春秋经传集解序》中说:"大事书之于策,小事简牍而已。"这种用竹木做书写材料的"简策"(或"简牍),在纸发明以前,是中国书籍的主要形式。将竹木削制成狭长的竹片或木片,统称为简,稍宽长方形木片叫" 方"。若干简编缀在一起叫"策"(册)又称为"简策",编缀用的皮条或绳子叫"编"。
中国古代典籍,如《尚书》、《诗经》、《春秋左氏传》、《国语》、《史记》以及西晋时期出土的《竹书纪年》、近年在山东临沂出土的《孙子兵法》等书,都是用竹木书写而成。后来,人们用缣帛来书写,称之为帛书。《墨子》有"书于帛,镂于金石"的记载。帛书是用特制的丝织品,叫"缯"或"缣",故"帛书"又称"缣书"。
中国的铜雕艺术博大精深,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我们可以说铜雕的艺术穿越了整个文明的发展史,在这个铜雕文明的发展过程中,铜雕一直在不断的发展。 城市铜雕作为文化的构成部分,所表现的城市艺术表现了这个城市、这个地区的文化水准和精神风貌。城市中的优秀城雕作品以永久性的可视形象使每个进入所在环境的人都沉浸在浓重的文化氛围之中,感受到城市艺术气息和城市的脉搏。 城市铜雕还记载了不同时代的历史和文明,不同年代的雕塑记载不同的时期,看不同时代的雕塑就像读不同年代的教科书,每个时代都给人以不同的思考和借鉴。每个城市都有其自身的文化与历史背景,城市铜雕则是以其雕塑的内容和形式,体现了其所在城市及所在环境的特征。雕塑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在有限的空间内,塑造人们精神的无限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