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大国,渔文化的历史十分悠久。渔,本义为捕鱼,是一种海边捕鱼者所进行或从事的生产劳动。捕鱼作为一种生产方式,在中国形成了历史悠久的渔文化, Published on:2021-08-15 14:03:13 Visited:218
渔文化铜雕 (10)
渔文化铜雕 (11)
渔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包括鱼类捕捞、养殖、渔获物加工等渔业生产方式,也包括渔民独特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是渔民在长期的渔业生产活动中创造出来的具有流转性和传承性的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及制度文化的成果总和。
在物质文化方面:渔文化主要包括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和船俗文化。渔民的衣服以宽大松肥为主,上衣没有纽扣,腰上系一个活结。裤腰也特别宽松,这种服饰既可以挡风御寒,万一落水还可以迅速脱掉衣服,摆脱负担,便于逃生。渔民靠海吃海,素来喜食鱼类,食鱼有年年有鱼的寓意,其对于各种鱼类的烹饪都有独到的技术,除了传统的烩、烧、炖蒸、白灼、腌等烹调法外,还可以将鱼制成鱼丸鱼胶、鱼圆、鱼卤、鱼鲞、鱼滋面、鱼捶面等等,别有一番风味。海鲜和酒也是渔民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铜雕文化贯穿于我国整个文明史而形成自具特色、丰富多彩的铜文化。铜雕文化概况铜雕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几乎贯穿整个人类文明史。金属的使用,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铜雕文化贯穿于我国整个文明史而形成自具特色、丰富多彩的铜文化。铜文化自它一产生就与中国文化的发展同步,在每个发展时期又铸铭着时代的印记。铜文化与其它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同步发展,形成了中国民族的传统文化。铜雕文化和中国铜文化的起源、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从历代出土的铜文物就可以看出,每一件作品都铭刻着古人精湛的铜雕技艺。
铜雕艺术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境界人们向往的境界,更是大多数人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