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所供奉的“关公”又被台湾信徒称为“恩主”,即救世主的意思。在东南亚地区,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菲律宾等国家,甚至美国、英国的华人区域,关公的信仰。 Published on:2021-08-23 11:08:13 Visited:324
关公人物铜雕 (146)
关公人物铜雕 (164)
关公是中华民族的人伦典范,和道德楷模,被儒家称为"武圣",道家尊称"帝君",佛教奉为"伽蓝菩萨",商界奉为"武财神",民间尊为"万能之神"。在全球华人及世界范围内有广泛的影响力。近两千年的推崇与传承,关公已从平民成为神圣,其忠义仁勇精神已成为一种信仰。
历代都有一些经典的圣像作品,多已遗失。关公故里关公文化专门研究机构-关公研究会和山西古瑞特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搜集历代关公圣像图片,并根据解州关帝庙珍贵历史文献,结合洛阳关林,当阳关陵的关公相关资料,恢复并开发出系列珍贵的关公圣像,以立体的雕塑表现手法,以耐保存的贵金属铜精铸而成;并在国家版权保护中心以"解州关公"名义进行版权保护,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外观专利保护,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进一步发扬和光大,供世人瞻仰,受到海内外华人的广泛好评。
2010年选送到上海世博会的《读春秋》青铜雕像,曾掀起了全球华人世博会朝拜关公的高潮。
在人物塑造过程中,与之对立的是社会雕塑,它也是一个重要的理念。受到外界的一些影响,也受到了哲学思想的影响,对于艺术的理解是多样性的。 所谓人物铜雕,雕塑是一种革命过程,每个人都是艺术家。人物雕塑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人物铜雕塑定做价格,且并不因时代和社会及国家的更替而中断。人物雕塑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而不同时期的人物雕塑所展现的形象是不一样的。 铜雕人物的形象大为丰富,数量增多,出现了武士、侍从、伎乐、舞人等各种不同社会地位的形象,在反映社会生活方面前进了一步,湖北人物铜雕塑,雕塑手法逐渐摆脱程式化,形象写实、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