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存瑞军事技术过硬,作战机智勇敢,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荣获3枚勇敢奖章和一枚毛泽东勋章,因此获得"抗日小英雄"称号。 Published on:2021-09-04 15:22:01 Visited:327
董存瑞名人半身像铜雕
董存瑞铜雕 (4)
1948年春,在新式整军运动中,董存瑞带领的六班被师部誉为"董存瑞练兵模范班"。在实战演习中,董存瑞把身旁一颗冒白烟的手榴弹甩了出去,避免了一次伤亡事故。获得师级"模范爆破手"的光荣称号。
1948年5月1日,第十一纵队从朝阳地区西进,兵锋直指热河省会承德的北部屏障隆化城。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即其司令部所在地隆化中学的任务,他担任爆破组长。在全连战斗动员会上,董存瑞代表全班表决心:“我就是死后化成泥土,也要填到隆化中学的外壕里去,让大家踩着我们把隆化拿下来!”
战斗开始后,董存瑞带领战友们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地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却未曾料到突然遭遇了敌军一座隐蔽的桥形暗堡的猛烈火力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
“嗒嗒嗒……”桥形暗堡上喷出6条火舌,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那座桥架在隆化中学墙外的一条旱河上。狡猾的敌人在桥的两侧筑了墙,顶上加了盖,构成了碉堡。冲锋的部队被压在一个小土坡下面,抬不起头。冲在最前面的一个战士倒下了。董存瑞瞪着敌人的碉堡,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眼看离发起总攻仅剩15分钟了。在这刻不容缓的节骨眼上,董存瑞挺身而出,坚决地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连长,我掩护!”战友郅顺义也恳切地说。连长和指导员商量了一下,同意了他们的请求。连长给战士们下了“扔手榴弹”来为董存瑞作掩护的命令。
在人物塑造过程中,与之对立的是社会雕塑,它也是一个重要的理念。受到外界的一些影响,也受到了哲学思想的影响,对于艺术的理解是多样性的。 所谓人物铜雕,雕塑是一种革命过程,每个人都是艺术家。人物雕塑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人物铜雕塑定做价格,且并不因时代和社会及国家的更替而中断。人物雕塑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而不同时期的人物雕塑所展现的形象是不一样的。 铜雕人物的形象大为丰富,数量增多,出现了武士、侍从、伎乐、舞人等各种不同社会地位的形象,在反映社会生活方面前进了一步,湖北人物铜雕塑,雕塑手法逐渐摆脱程式化,形象写实、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