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 Published on:2021-09-05 15:23:56 Visited:321
古代教育家孔子铜雕
古代孔子人物铜雕
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一生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另有说《春秋》为无名氏所作,孔子修订)。
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所有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被尊为儒家始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国家的祖先同等级别的“大祀”。这种殊荣除老子外万古唯有孔子而已。
城市铜雕城市建筑的重要一环,是城市环境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鲜明而具体地负载着这个城市的历史传说和情感追忆,使城市的生命与精神在时间与空间中显现。主要是在室外,屹立于街头的铜雕,往往有可能成为一座城市的象征。城市铜雕主要的作用是装饰街头的风景,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享受,所以外形并没有什么严格的规范,动物铜雕、人物铜雕都有可能是城市铜雕的一种。无论是在大街上,亦或是公园里,又或者是在寺庙里,都摆放着一些造型独特的铜雕艺术品,他们有的俏皮可爱,有的庄严肃穆,有的气势恢宏,纷纷妆点着每一处的风景,给人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和无限的憧憬。
城市铜雕对城市建设有着重要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建设中不仅注重环境的绿化,同时也注重人文精神的体现,所以城市建设中会规划出一部分铜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