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灵活,风格鲜明独特,语言幽默。在他55年的人生中,创作的作品,体裁涉及小说、杂文、散文、诗歌等。 Published on:2021-09-07 10:46:39 Visited:295
鲁迅头像铜雕,鲁迅胸像雕塑 (2)
鲁迅胸像雕塑,公园铜雕名人雕塑
鲁迅以小说创作起家。1918年在《新青年》杂志发表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开山之作,影响深远。其后,鲁迅连续发表多篇短篇小说,后来编入《呐喊》、《彷徨》两个短篇小说集,分别于1923年和1926年出版。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鲁迅逐渐放弃了计划中的长篇小说创作,转向杂文写作。鲁迅后期小说结集为《故事新编》。 鲁迅的小说数量不多,但意义重大,名篇迭出。他前期的小说往往没有离奇曲折的剧情,而是以清末民初的底层百姓生活为主,注重细节描写,能在点滴间以白描手法鲜明刻画人物,并挖掘微妙的心理变化。主要表现底层人民思想的麻木愚昧和生活的艰辛。“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后期作品则以借历史典故映射现实生活,风格从容充裕、幽默洒脱,大异前期。
代表作有《阿Q正传》、《祝福》、《孔乙己》、《故乡》等。主人公阿Q、祥林嫂、孔乙己、闰土等在大陆妇孺皆知。一般认为,代表鲁迅最高文学成就的作品是散文诗集《野草》。
鲁迅1933年为纪念“左联五烈士”所写的《为了忘却的纪念》其作品《社戏》被选入人教版下册,苏教版初一上学期课文;《少年闰土》被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课本。
中国的铜雕艺术博大精深,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我们可以说铜雕的艺术穿越了整个文明的发展史,在这个铜雕文明的发展过程中,铜雕一直在不断的发展。 城市铜雕作为文化的构成部分,所表现的城市艺术表现了这个城市、这个地区的文化水准和精神风貌。城市中的优秀城雕作品以永久性的可视形象使每个进入所在环境的人都沉浸在浓重的文化氛围之中,感受到城市艺术气息和城市的脉搏。 城市铜雕还记载了不同时代的历史和文明,不同年代的雕塑记载不同的时期,看不同时代的雕塑就像读不同年代的教科书,每个时代都给人以不同的思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