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存瑞,男, 汉族, 河北省怀来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董存瑞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抗日战争时期,当过儿童团长,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 Published on:2021-09-13 15:33:57 Visited:310
战斗英雄董存瑞半身像铜雕
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半身像铜雕
1945年7月参加八路军,任某部6班班长。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军事技术过硬,作战机智勇敢,在一次战斗中只身俘敌10余人。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获3枚"勇敢奖章"、1枚"毛泽东奖章"。
1948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他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顺利完成了规定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但突然遭到敌人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的火力封锁,部队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连长批准了他的请求。他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在部队攻击受阻的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敌人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 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道路,牺牲时年仅19岁 。
城市铜雕是城市建筑的重要一环,是城市环境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铜雕鲜明而具体地负载着这个城市的历史传说和情感追忆,使城市的生命与精神在时间与空间中显现。城市铜雕的结构、布局、形象、风格和神韵,将城市功能和景观美学融为一体。从城市文化的意义上,承载着对城市生活品质的提升。城市环境软化和城市文化发展与城市文明的积淀,构成其发展内涵新的特质。城市铜雕是存在于大街小巷的精灵,他们静默在那里沉默但不孤寂。来来往往的人对他们驻足观赏,或惊叹于他们的雕刻技艺或因其展示的形象勾起自己的片片回忆。城市铜雕矗立在高楼林立,道路纵横的城市中。 城市铜雕具有一定寓意象征物和纪念物,城市因为有了雕塑,才有了自己的风貌文化与艺术,让城市充满了魅力。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雕塑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雕塑的故事,让我们的城市,我们的生活充满更多的文化气息,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一座精美的铜雕塑管理好了能在城市中矗立数百年。管理不好,给城市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更好的保护好城市中的雕塑,管理是一方面,市民对雕塑的爱护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