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糖的品质、熬的技术和山楂的品质等有高下之分,糖葫芦的品质自然也就有高下之分。过去,一般老百姓认为冰糖葫芦做的最好的是两家,一家在东安市场,一家是北京琉璃厂的信远斋。 Published on:2022-06-12 11:42:13 Visited:127
民俗小品卖糖葫芦人物铜雕
民俗小品卖糖葫芦人物铜
由于糖的品质、熬的技术和山楂的品质等有高下之分,糖葫芦的品质自然也就有高下之分。过去,一般老百姓认为冰糖葫芦做的最好的是两家,一家在东安市场,一家是北京琉璃厂的信远斋。一到农历十月,这两家的冰糖葫芦就开始上市了。逛了东安市场的人如果没吃那里的冰糖葫芦,不免有些遗憾。信远斋的冰糖葫芦当时可称糖葫芦中的精品。梁实秋先生在<雅舍谈吃>一文中记述道:冰糖葫芦“以信远斋所制为最精,不用竹签,每一颗山里红或海棠均单个独立,所用之果皆硕大无比,而且干净,放在垫了油纸的纸盒中由客携去。” 一到冬季,老北京的街巷胡同里就会传来“冰糖葫芦,冰糖葫芦…..”的叫卖声。春节更是冰糖葫芦大卖的时候。
从正月初一到十五,在北京和平门外琉璃厂厂甸庙会上人山人海,人潮间四处穿梭着冰糖葫芦的身影。厂甸庙会上的糖葫芦个头特别大。它是用长长的荆条做芯,在山里红(山楂)外刷上饴糖,通体呈白色。小的三尺一条,大的五、六尺,顶上还插有用红纸、绿纸做成的小三角旗。厂甸庙会起源于明朝嘉靖年间,除其间少数几年停顿外,一直延续不断,如今已然四百年有余了。它与南京夫子庙,上海城隍庙,成都青羊宫并称为中国四大庙会。<京华春梦录>一书中记载:“岁朝之游,向集厂甸”。“迫兴阑游倦,买步偕返,则必购相生纸花,乃大串糖葫芦,插于车旁,疾驶过市,途人见之,成知为厂甸游归也。”糖葫芦成为北京入岁时逛厂甸的标志,也成为北京人过春节的象征。
城市铜雕逐渐的在城市美化中站稳脚步,大街小巷都被各种各样的铜雕充斥着,有大型的抽象铜雕,同时也有可爱的小动物铜雕,形态各异充分的表达着铜雕的艺术概念。景观铜雕制作环境景观设计手法之一,在地产行业中有许多环境景观主体就是景观铜雕,并且用景观铜雕来定名这个环境。许多好的景观铜雕成为城市标志和象征的载体,既可以是一个国家文化的标志和象征,又可作为该民族文化积累的产物。铜雕述说着民族发展的历史,凝聚着民族的精神和传统,代表着每一历史时期的精神面貌,反映着自古至今,人们的无限追求与执着信仰,展现价值观念及审美情趣。景观铜雕建设不仅仅是针对物理空间的简单改建,更是一种精神投射下的社会行为。公共艺术渗透进日常生活场景之中,给人们留存城市文化意象,形成认知意象,并通过物化的精神场所和精神意象引导大众关注自己的城市和生活。城市公共艺术不仅要让公众“观”,更要达到“讲”,从而让人们用心去“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