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八路军在华北敌后战场进一步展开局部反攻。经过春、夏、秋、冬季4次大规模攻势作战,共歼灭日伪军20余万人,收复县城16座和大片国土。 Published on:2022-07-06 10:02:37 Visited:136
八路军人物景观广场铜雕
八路军人物景观广场铜雕
1945年7月,中、美、英三国发表通令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9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号召中国一切抗日武装力量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10日,朱德以中国解放区抗日军总司令的名义命令各解放区武装部队向被包围城市和交通线上的日伪军发出通牒,限期投降,如拒绝投降,即予以歼灭。抗日战争进入全面反攻阶段。八路军向被包围的敌占大城市和交通要道进军。为统一太行、太岳、冀南和冀鲁豫边等地区的军事指挥,以适应反攻形势需要,20日成立了晋冀鲁豫军区(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与此同时,晋绥、晋察冀、山东和晋冀鲁豫等军区相继编成野战纵队和师、旅。9月2日,日本政府签字投降。但被八路军包围的日伪军仍拒绝投降,八路军继续进行反攻作战,歼灭拒降之日伪军。至10月,八路军在全面反攻中共歼灭日伪军20余万人,收复县城200余座和华北大片国土,并以主力一部进军东北,收复东北国土。
近年来,在铜雕领域,虽然也出现了不少内涵、有深度、制作手法独特、艺术欣赏价值较高的作品。可是,能够引领时尚潮流的艺术大师却很难出现,这就需要艺术家们进行深刻的反思,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创造出更多优秀的作品,将我国的铜雕艺术带向世界的舞台。古代的城市景观铜雕多数为纪念性的雕翅,带有一定的纪念,祭祀的性质。在古埃及时期,有着许多庞大金字塔,它们既像建筑景观也像铜雕景观。古代希腊、罗马时期,城市景观铜雕多以人物为主。希腊时期铜雕多是表达对希腊神话人物的崇敬之情,铜雕作品充分表现了希腊神话故事中的人物的神奇与力量。罗马时期的铜雕景观注重的是对宗教形式的宣扬,对帝王权利的尊崇,重视功利性和实用性。
城市铜雕在城市空间环境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城市铜雕的存在,使得城市充满了活力与生机,更加展现靓丽风采。美化着人们的生活环境,丰富着人们的精神生活,是一个时代、一个城市精神和文化状态的标志,体现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重视铜雕与环境的关系,是一件城市铜雕作品成败的关键。建筑环境与铜雕,它们之间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