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梁,《宋书》记载:"麒麟者,仁兽也。牡曰麒,牝曰麟。麒麟是吉祥神宠,主太平、长寿。"(麒麟是仁兽)。 Published on:2022-07-06 14:38:45 Visited:155
金色麒麟景区景观铜雕
金色麒麟景区景观铜雕
晋朝,《春秋经传集解》记载:"麟者仁兽,圣王之嘉瑞也。时无明王,出而遇获。仲尼伤周道之不兴,感嘉瑞之无应,故因鲁春秋而修中兴之教,绝笔于获麟之一句,所感而作,故所以为终也。"(麒麟是仁兽,没有明智的君主时被捕获,孔子为周朝不兴旺而悲伤,因为抓获麒麟而停止写作)。
唐代,《获麟解》记载:"麟之为灵昭昭也。咏于诗、书于春秋、杂出于传记百家之书,虽妇人小子皆知其为祥也。"(麒麟是灵兽,诗中有歌颂,书中有流传,就算是妇人和小孩都知道它代表吉祥)。元代,《元史·五行志》记载:"有鳞、无毛、其色青黄。"
明代,《五杂俎》记载:"龙性最淫,故与阳牛人交,则生麟;与豕交,则生象;与马交,则生龙马;即妇人遇之,亦有为其所污者。……王符称世俗画龙,马首蛇尾,又有三停九似之说,谓自首至膊,膊至腰,腰至尾,皆相停也。九似者,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鬼,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然龙之见也,皆为雷、电、云、雾拥护其体,得见其全形者罕矣。"(麒麟是龙与阳牛人交配所生);《大明会典》记载:"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规定,公、侯、驸马、伯以麒麟作为补服图案,故称一品麒麟。"
铜雕文化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铜雕艺术是我国铜雕艺术一个重要的分支。在现代铜雕文化中,铜雕在装饰文化这方面占有的地位越来越重,在一些设计中都会有一些铜雕艺术品,和古代相比,铜雕在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文化。铜雕艺术是社会艺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一些城市的铜雕作品和自然环境相互呼应,这些城市铜雕让整个城市的文化上升了一个台阶,使得城市更具有亲和力,铜雕还可以作为一个城市的标志性的建筑,也是这个城市人文精神的象征。城市铜雕为城市带来风采与风韵,作为一个表达空间艺术的城市铜雕,是为了让环境更加和谐美好而存在的,城市给予铜雕一个积极的作用给环境以充实感,增强人们对环境的主观意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铜雕文化在古代的传承的基础上,吸收外来文化,丰富我们的城市铜雕的与艺术元素,在技术上我们不断创新,使艺术的理念和表现的主题,艺术形式发生了更本的变化。一些城市铜雕文化传承着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是这个时代精神文化的载体和文化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