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汉族,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唐朝中期著名书法家、诗人,兵部尚书柳公绰之弟。 Published on:2021-08-05 14:34:33 Visited:221
柳公权铜雕 (2)
柳公权铜雕
柳公权二十九岁时进士及第,早年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并入李听幕府。于穆宗、敬宗、文宗三朝官居侍书,长在朝中。共历仕七朝,官至太子少师,封河东郡公,以太子太保致仕,故世称"柳少师"。咸通六年(865年),柳公权去世,年八十八,追赠太子太师。
柳公权的书法以楷书著称,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吸取了颜真卿、欧阳询之长,溶汇新意,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又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传世碑刻有《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等,行、草书有《伏审帖》、《十六日帖》、《辱向帖》等,另有墨迹《蒙诏帖》、《王献之送梨帖跋》传世。柳公权亦工诗,《全唐诗》存其诗五首,《全唐诗外编》存诗一首。
艺术本身是一种境界,更是大多数人的追求,在铸铜雕塑的生命力艺术中,在具体的事物中追求完美,保持一个精准的秩序,与生命的整体秩序相平行。艺术是一种精神,人们向往的境界,我们对外部大大小小的行为追求完美的同时,始终保持我们内在的精神优雅和精准有序。铸铜雕塑的最大动力就是给我们更多的视觉冲击和心灵的洗涤。铸铜雕塑在艺术的氛围中,不断成长壮大。真正的艺术,是自发创作的、来自内心智慧的艺术为代表的。打造更深刻的艺术,用的就是时代的这种个性。艺术总是会产生美好的时刻。用不同的方式展现不同的艺术风格。用更鲜明的色彩来调动我们的光芒,内在的心灵秩序,这不仅仅是一个符合的代表,更是一种意义的象征。雕塑在中国发展历史悠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