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安徽省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Published on:2021-08-09 17:14:37 Visited:470
陶行知雕塑 历史名人半身像 景观工程雕塑艺术品加工定制9766
陶行知雕塑 历史名人雕塑头像 户外名人景观雕塑艺术品定制加工9517_看图王
陶行知(1891.10.18--1946.7.25),汉族,安徽歙县人,毕业于金陵大学(1952年并入南京大学)文学系,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曾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斋夫自由谈》、《行知书信》、《行知诗歌集》。
陶行知应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郭秉文之聘,提前回国,在南京高师主讲教育学、教育行政、教育史、教育心理等。1918年3月,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长;5月,南京高师成立教育专修科,任教育科主任。1919年,与刘伯明等组织南京学界联合会筹备会,同年当选为会长;作为南京高师代表参与新教育改进社、《新教育》月刊。1919年2月,发表《教学合一》,同年在南京高师将“教授法”改为“教学法”,不久为全国教育界所采用。4月,发表《第一流的教育家》,率先提出创造精神的教育思想。1920年夏,在南高师举办第一次暑期学校,为中国高等学校开办暑期学校之始。1921年,参加组织实际教育调查社;11月,从事全国教育联合会“中国新学制”起草工作。
城市铜雕的功用在我国主要强调体会前辈们的思想、发扬传统的文化、提倡文明、加强思想的升华、修生养性、对于美的感悟。有关城市铜雕对城市的建设的意义和功能,有以下方面。城市发展的需要人类城市的出现与发展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雕塑可以讲述一个民族的发展历史,凝聚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和传统,代表着各个历史时期的精神面貌,反应人们无限的追求与执着信仰,展现价值观念及审美情趣。城市铜雕的建设,是一个城市文明与精神文明最直观的表现。城市雕塑既可以是一个国家文化的标志和象征,又可作为该民族文化积累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