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42年起,八路军结合部队实际,进行了以反对军事领域中的教条主义、经验主义以及宗派主义和党八股为主要内容的分期分批的整风。 Published on:2022-07-04 09:40:47 Visited:128
八路军革命公园人物铜雕
八路军革命公园人物铜雕
1943年,日本侵略者仍以打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巩固其占领区为主,并且加紧对国民党军的诱降活动,大力扩充伪军,以便腾出更多兵力用于太平洋战场。在日军诱降下,许多国民党顽固派军队以“曲线救国”为幌子,投降日军,进攻八路军和敌后抗日根据地,并准备进攻陕甘宁边区,发动第三次反共高潮。在此形势下,八路军继续贯彻执行中共中央的“十大政策”,进一步实行“敌进我进”的方针,或组织大批武装工作队和小部队深入敌占区,开展政治攻势和军事斗争,或以主力部队采取“敌人打到我这边来,我就打到敌人那边去”的“翻边战术”,给日伪军以更有力的打击,不断挫败日伪军的“蚕食”“扫荡”,制止了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第三次反共高潮,扭转了根据地退缩局面,恢复、壮大了部队和抗日根据地。秋季,八路军开始局部反攻作战,巩固和扩大根据地。
人物铜雕是铜雕作品中的精萃,人们往往通过人物铜雕来传达精神,人物铜雕是城市铜雕中的一种铜雕形式。古代人物铜雕作为人物铜雕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表达了中华名族近千年来的文化和精神。人物铜雕制作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且并不因时代和社会及国家的更迭而中断。人物铜雕制作不同于广场上的其他的铜雕,一般的人物铜雕制作都是有一定的意义存在的。好多的铜雕因为都涉及到好多的历史人物,而这些历史人物又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着一定的作用,所以,人物铜雕制作有着其他铜雕所不能赋予的特性。
人物铜雕是人类的精神产品,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文化的内涵决定这人物铜雕的形式,人物铜雕的形式也丰富着文化的内涵。由于人物铜雕起源于工艺美术,因此大部分人物铜雕作品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和实用性;注重人物面部刻画,并对塑像加彩,塑绘结合,互相补充,使得作品具有和绘画一样的美感和欣赏价值;注重以形传神,以凝练的人物铜雕语言,表现高度的意象美。人物铜雕是能显示一个化社会文化气息的大众艺术品。